用户状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正文

寄售行 是典当发展的对手吗

2013-06-01 13:01:54  来源:南京典当网

寄售行在人们的心目中总是带有那么一些神秘的色彩。有人说,这是一种游走于边缘的行业,穿梭在一片灰色地带,寻找着每一个可以赚取利润的点,或许还会为之耍上一点小手段。如果你在典当人面前说起寄售,很可能会引起他们备感纠结,甚至气愤,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前相当一部分寄售行在打着典当的名义违法经营,还有的虽说没有明称自己为,私下却干着典当的业务,破坏了典当的名声。

据悉,寄售曾是典当的初级阶段。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它们变成了无论是从业务上,还是相关管理要求上都全然不同的两个行当。对于寄售行混淆视线之举,业内人士清楚,光打击不是最好的方法,知根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期,各地按照商务部的相关要求,正在对当地的寄售行进行调研。这当中可能会暴露出怎样的问题,能够给典当业带来哪些启示呢?

寄售发展迅速

提到寄售行,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浙江,那儿可以说是寄售的兴起和繁荣之地。

去年春节前夕,我们去义乌调研,发现当地的寄售行非常多,一条街道上分布着七八家寄售行的情形很常见,而且,大多数的门面装修得很漂亮,有的气派程度甚至超过了当地的银行。浙江典当行业协会秘书长孔舟航说。时至今日,他仍对该地寄售业强大的生机记忆犹新。

事实上,早在本世纪初,浙江一些地区就出现了密集开设寄售行的局面,而后,随着民间借贷需求的踊跃,这些地区寄售行一度数量猛增。

据有关人士介绍,这些寄售行的经营者善于随着金融政策的松紧而收放。例如2009年,国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业内的估计,当时浙江有近1/3的寄售行选择了停业或是歇业。而到了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当正规的金融机构受国家政策调控进入到收紧放贷之时,开设寄售行却出现了井喷之势。以温州为例,据当地工商部门的统计,仅在200912月到20101月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新登记设立的寄售行就达100家左右,至此,该市寄售行(个体户)总数已达到232家,寄售公司已达到58家。

目前,浙江省的县级市、城乡结合部以及县级市下属的村镇,往往都是寄售行扎堆的地区。一个经济发达的县级市,有上百家寄售行并不稀奇。浙江典当业内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另一方面,据相关部门出台的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以来,宏观调控增强了民间借贷的供需,再加上民间借贷有望阳光化,寄售行正在上海、湖南、湖北、广东等区域内迅速蔓延。

为什么当前寄售行会如雨后春笋般悄然兴起,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大环境的促进以外,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开寄售行的准入门槛低,同时也与地方监察力度不强和当地市场不够规范都有关系。他说,对比来看,越是大的、管理相对规范的城市,比如在杭州,寄售行反而没有那么多。

反过来思考这番话,它向我们传递出的另一种信息——如今的寄售行业鱼龙混杂,乱相滋生、普遍缺失规范。

部分寄售变味

虽然都有出售的行为,但寄售和典当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与寄售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寄售的商品仅限于日常生活资料,寄售行不得从事典当业务,更不得进行融资业务,否则就属于无证经营。而典当作为一种融资服务方式,在其相关管理办法中已有很明确的业务定位。

然而,实际操作并非如此,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寄售行已全然变味

我曾经把自己的手机拿进寄售行,他们当场就借了500元给我,1%的日息。采访中,来自湖北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说,自己进寄售行是被朋友带过去的,而这位朋友则在之前凭自家的夏利车在这里借走了9000元,日息是千分之五。

  “这其实就是模仿典当的操作模式做民间借贷。张先生认为。据他介绍,向寄售行借钱非常方便,以车为例,办理手续凭典当人的身份证和汽车的行驶证即可。借条上不填利息。通常,寄售行放款时会预扣几天的利息,如果借款人还要续借,必须把利息还上,否则,这车就要被卖掉。

除了房产和汽车,黄金、铂金也是寄售行的常客。但按照相关要求,寄售行里经营这些商品显然是违规的。尽管如此,现实中寄售行还是存在较多的超范围经营,放款、收取本金和高息费,相当一部分寄售行就在这样的类典当业务中乐此不疲地追逐着利润。

 既然同样做的放贷业务,那为何不干脆申请成立典当行呢?开典当行的成本太高。广东某寄售行的老板对记者说。他表示,现在要想开典当行,注册资本少于1000万元根本站不住脚。而寄售行就不同了,3万元可以开设寄售行,30万元可以开设寄售公司。而且,典当属于特种行业,需要经过严格的层层审批。寄售行则不同,前期审批手续相对简单得多,在当地的工商部门就可以直接申领营业执照。

据知情者介绍,通常情况下,像做汽车、房产这样的业务,寄售行里不可能有当物和当票,除非其在门口挂有”“字样的招牌。否则相关执法部门在突击检查时很难认定该寄售行是否违规经营。就我的了解,现在市面上超过80%的寄售行都在打擦边球,只是金额多少的问题。

典当背黑锅

正是因为寄售行违规操作的现象普遍存在。说起寄售行,典当从业者们多少有些牙痒痒

坦白讲,真正说寄售行抢走了典当不少生意也未必如此,但让典当人头疼的是,如果打着典当的名义接活儿,会对典当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现在这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因为很多普通百姓是分不清这其中区别的。浙江典当业内人士指出。另外,当今对于寄售行缺乏相应的规章管理,再加上部分寄售行甚至兼具黑白背景,最后往往让真正的典当行背了黑锅

而且,该人士认为,放任寄售插足典当的地盘,还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比方说,寄售行的注册资本只有几万元,要做大宗业务显然不够,其放贷资金从何而来,会不会有非法集资和非法吸纳公众存款之嫌?再说,明着寄售,暗里典当,非常容易造成税收管理上的盲区。

此外,还有典当业人士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在现今,真的寄售业务市场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寄售形式无非两种——委托销售,赚佣金;收购旧物,赚差价。应将其归纳到旧货回收的范畴。他们建议,各地此次调研当地寄售行业,应该将重点放在真正意义上的寄售行有无存在空间上,看看真正的寄售业务能否长期做下去,现如今各地又有多少家寄售行真正在做属于自己的业务,以助研究寄售行应该纳入何种行业管理。

寄售业务没有了市场?记者注意到,对于此番言论,有专家提出了全然相反的看法。他们表示,按照中国库存及闲置物资总量以每年5%幅度递增的数据来分析,寄售店的出现为商品消费过程中增加了一个流通环节,帮助消费者承担了一部分将物品变成现金的风险。而且,寄售行业现在正在拓展业务和地域范围,从单一的寄售到寄售品租赁、代购和寄售的外延服务寄售店都有涉足。随着消费者对寄售认识的加深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寄售行业将能盘活更多的二手商品。

典当自办寄售?

尽管寄售行业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无法回避的是,如今它仍在争议中展示出发展的强劲势头。其实,寄售的未来走向如何,很难有人能准确断言。但不管怎样,想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逐步接受规范经营是必然趋势。那么,就目前状况而言,一家正规的寄售行与典当行会否产生某种交集,两者之间又有没有可能擦出合作火花呢?

金培亭是上海华联寄售行的有关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寄售行正在与上海华联典当行进行合作,形式很简单,典当行的绝当品委托寄售行出售。就目前情况而言,双方合作愉快。

我们华联寄售行做的主要是红蓝宝石、手表、玉石这类的生活商品销售。其价格比较透明,走得也快。金培亭说。他表示,从店里的业绩来看,近几年每年都在提升,有越做越大的趋势。

他还告诉记者,寄售行的客户群里基本上都是熟客带生客的形式。例如,在上海南京路上曾有家寄售行,处在的地理位置很好,但由于大部分都是旅游的群体,这个店真正的业务量很少。由此可见,做寄售要的不是你的门店有多华丽,位置多么绝佳,重要的是让人能真正了解这个行业,才会慢慢培育出客户群。

   金培亭说,在日常接到的业务中,他们也会委托相关机构鉴定商品。所以,如果能够和典当行合作销售绝当,寄售行就能在鉴定阶段上省不少心,同时寄售行又能提供相对比较稳定的客户群体来消费绝当品,比起典当行自己出售,寄售拥有的老客户优势能够促使绝当品被较快地处理,有助保证资金的循环流动。

   虽然据记者的了解,上述的合作形式目前并不常见,但对于金培亭的观点,一些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出赞同,指出在目前的体制下,典当行确实可以考虑将某些业务委托寄售行来做,如寄卖。又或者作为一种业务的开拓,典当行也开设寄售门市。只要能分清界限,各自把握好各自的领域,对两者而言都是有益尝试。当然,合作前提是双方的规范经营。他们同时强调,尽管当前寄售市场问题重重,但存在必有其道理。作为与之有着一定渊源的典当业,应该把关注点更多放在协助相关部门深入了解寄售行,以便最终采用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管理上来。

来源: 中国商报·典当导报 记者 王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