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状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正文

典当行业亟待健全内控制度

2013-01-11 05:50:10  来源:南京典当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典当这一古老的行业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20121~11月,全国典当行业实现典当总额2425.1亿元、营业收入103.3亿元、利润总额3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20.7%11.8%。如今的典当行已不是只做民品业务的“小当铺”,而是服务领域涵盖动产典当、房产典当、财产权利典当等多种融资服务的特殊工商企业。在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和居民应急需要上发挥着积极作用,并正在向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典当行业要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控机制,防范风险发生,确保持续、健康发展。

  在风险管理方面,典当行业主要存在缺乏全面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完整独立的风险组织管理体系尚未建立、缺乏必要的风险预警机制和监控手段、对质押物的市场价值变化缺乏科学准确的分析判断、风险识别和管理方法相对落后、人员队伍素质难以保证等问题。在内部控制方面,典当行业法人治理结构形式上的完善与实际中权力制约失衡并存。表面上看,典当行组建了董事会、监事会,明确了各自职能。实际上,具体业务运作中还是董事长或总经理一人说了算。此外,制度规定及流程的更新与新兴业务的开拓存在脱节及滞后情况,并且执行不力也在制约着典当企业的发展。

  建立健全典当行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途径包括增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意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责权划分、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和完整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完善内控信息反馈机制等。

  随着典当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业务种类的创新,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是现代典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典当行不能只注重单一风险管理,而应将信用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及其他风险纳入风险管理范畴。对这些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算,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进行控制和管理。正如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典当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第四部分第二条“建立和完善标准规范体系”中所指出的:“加快各类典当业务的标准制定工作,针对典当业各项业务流程和主要环节,加快研究制定相关标准,逐步形成行业标准体系”。与此同时,要建立企业、地市、省、国家四级风险防范体系,及时发布典当业防范风险相关指引。

  此外,培育一支与现代典当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也是完善内控制度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业务的不断创新发展,新的风险和问题不断出现,先进的内部风险评估与控制机制更新快、技术含量高、操作流程复杂,对典当行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要在建立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把好进人用人关的基础上,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新技术、新方法的掌握程度,将培养高素质、善管理的人才队伍作为长期系统工程,逐步形成与现代典当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人才队伍。

文章来源: 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