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状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正文

江苏提升典当行业整体素质

2012-10-12 07:07:58  来源:南京典当网

经过十多年快速发展,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小额融资服务的江苏典当业,已经拥有较大的总量规模,进入发展新阶段,呈现出不同企业规模、不同股权性质、不同经营模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新形势要求典当行业及时转变发展方式,在适度增加布点、保持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更要强调行业的健康规范运行和整体素质提升。 

分类指导发挥监督引导作用 

提升行业整体素质是典当企业生存和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积极加以政策引导。江苏省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据当地典当业发展的特殊情况和特点,注重区别对待,进行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加强协作,整体推进。 

江苏省从规划入手,根据全省各地典当发展现状及经济发展对典当的未来需求,决定实行区域差异化准入政策,促进行业合理布局。有关部门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及“扶大、扶优、扶强”和“优先发展空白点”等原则,对苏南、南中、苏北三个地区提出不同的注册资本要求,引导行业在发达地区做大做强,在欠发达地区适度增加布点,以满足不同地区多层次的典当需求。 

由于行业内企业发展状况差异较大,“一把抓”、“一刀切”的管理思路与行业发展现状相互不适应。因此,江苏省有关部门在管理上充分发挥地、市级管理部门的作用,积极探索典当行业分类管理方法。 

结构调整行业整体素质提升 

通过分类指导、层级管理,江苏省典当行业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截至20126月底,全省共有典当企业369家、分支机构101家,全省典当企业注册资本86亿元,户均注册资本2300万元。典当行业在满足应急、短期、小额融资需求,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江苏省数百家企业中,有不少典当行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了汽车、房地产、股票、企业原材料等财产或财产权利的质押、抵押贷款业务,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取代普通自然人,成了典当行的“主力军”,房产、汽车和股权在金银、珠宝、字画等传统当品的基础上成为典当行的“新三样”,在扩大社会服务面的同时,也拓展了典当行的发展空间。 

在典当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重视企业文化、服务理念、人才储备的建设,设立典当企业党支部,通过建立分支机构扩大品牌影响,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也提高了典当行业的知名度。而一批具有较高学历和一定金融工作经历的年轻人也陆续走上了经营管理岗位。他们是行业的新生力量,掌握着较为先进的经营理念,并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 

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江苏省大多数典当行业务经营比较稳健,保持持续盈利状态,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典当企业净利润5亿元,全省户均盈利达156万元。

文章来源: 江苏省商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