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状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正文

危机倒逼发展模式转变

2012-01-17 11:53:59  来源:南京典当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特别强调做强做实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特别强调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改革

  “虽然全球化的高潮期已经过去,但是我们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鹤提出,全球经济由高涨时期转入相对低迷时期的时候,经济结构调整将是各国发展的重要基调。

  刘鹤1月14日在“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上表示,目前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好时机,在这个时期,各级政府需要转变过度依赖出口和粗放投资的发展模式,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使经济加快回到自主增长的轨道。

  此时,企业则须创新商业发展模式,来启动有效需求。他特别提到,当今世界500强中,有不少大企业都是抓住了1929年大萧条的机会成长起来的,“这对我国的企业增长和走向世界具有重要启示。”

  刘鹤多次参与中央重要决策报告及政府文件的起草工作。此次,他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全球经济何时出现转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牢牢抓住机会,苦练内功,切实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更好地利用下一次繁荣的机会。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特别强调做强做实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特别强调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改革。”他认为对这一点应深入理解和思考。

  刘鹤提到,去年起,中财办会同央行、银监会、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联合对1929年经济大萧条和本次国际金融危机进行比较研究。

  他通报了这项研究的初步成果。研究发现,两次金融危机发生前,世界经济都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在此后都经历了空前繁荣,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和两极分化也都达到了顶点;危机延续的时间往往比想象的更长,而且后续事件可能会不断地发生;出现了复制以往历史的一些迹象,特别是保护主义抬头,经济问题政治化倾向比较严重。

  他称,危机往往伴随着大国实力的相对变化,以及重大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从本次危机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长期占优势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是,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虽然理论创新尚未发生,但各个方面对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特别是以国家、国别为基础的宏观经济理论都产生着质疑,调整国际经济秩序的呼声也十分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