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典当业2013年一季度经营情况分析
2013-05-23 11:43:42 来源:南京典当网
最近,协会常务理事会专门召开会议,认真分析了一季度和当前我市典当业的情况,市商务局郭树建副处长也应邀参加会议并和大家一起研讨。与会人员形成的共识是,我市典当业虽然受到了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经营效益不够理想,经营风险不断显现。但总的情况已有所好转,尤其对典当企业在发展中,如何调整经营理念,不断创新经营产品、经营模式带来了新的契机。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仍然是要正解认识和分析典当业所面临的形势和困难,采取一切积极措施,努力克服困难,力促我市典当业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地发展。现在,我根据常务理事会的讨论意见,结合全市典当企业的统计数据,对一季度我市典当业的经营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财务数据
机构人员 一季度未,全市典当企业仍为55家,分支机构18家(其中外地在南京的分公司4家,本市企业的分公司10家,本市在外地的分公司4家),共有73家经营门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家公司,8家分公司,即共增加了12家经营门店。全市去年批准成立的典当公司只有1家,至今尚未开业。季末全市典当从业人员共575人,同比增加47人。
资本金 全市59家典当企业(即55家法人典当公司和4家外地在南京的分公司)共有资本金12.74亿元,同比增加2.7亿元,增长26.89%。主要构成是4家新成立的公司新增资本金2亿元,新设立一家分公司增资500万元,钟山典当公司增资5000万元,晶盛典当公司增资1500万元。
典当贷款余额 据统计,一季度未典当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25%。其中动产同比增长29.40%;房地产同比下降20.20%;财产权利同比增长24.58%。除了钟山、万基、万源、天华、晶盛、金东等11家典当公司贷款余额比去年同期增加外,其余近40家典当公司同比下降。
典当贷款总额 一季度累计发放典当贷款同比下降34.28%。其中动产同比下降29.64%;房地产同比下降40.55%,财产权利同比下降29.81%。金江、中金、钟山、银达、万源等9家典当公司典当贷款总额同比有一定程度增加,其余典当公司同比下降。
典当贷款结构 一季度未典当贷款余额中:动产占26.27%,房地产占41.56%,财产权利占32.17%,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5.42个百分点,减少11.95个百分点和增加6.53个百分点。在一季度累计发放的贷款中,动产占25.82%,房地产占37.86%,财产权利占36.32%,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7个百分点,减少4.02个百分点和增加2.32个百分点。
损益情况 一季度我市典当业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11.03%;营业支出比去年同期下降11.34%;上交税金比去年同期增长0.03%;税后利润有27家盈余,盈亏相抵净盈余比去年同期增长46.02%。
上述分析反映出,我市典当业在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较好的运营状态,有些方面同口径相比还呈现出明显好转的局面。比如,一是典当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25%,表明典当业务仍保持两位数的发展速度,未出现明显的业务萎缩的现象;二是动产业务主要是以贵金属为主的民品业务强劲增长,增幅接近30%,使典当业务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三是全市典当企业上缴国家税收和实现税后利润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也必须十分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一些典当业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困难和问题,亟需我们进行认真研究和解决。根据一季度的统计分析,主要反映出以下一些问题:
(一)有问题和经营不正常典当企业增多。一季度未向协会报送统计数据的典当企业,由去年同期的4家增加至6家。这些企业,有的长期不从事典当业务经营,资本金已移作他用;有的实际控制人外逃或出了其它严重问题,致使企业处于停滞状态,无法正常经营;还有的在成立时,注册资本就被抽逃,只剩下一空壳公司在“待价而沽”。这是典当业的一个负面现象,建议主管部门按照《典当管理办法》和《典当行业监管规定》,尽早采取适当措施,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否则,只有准入机制,没有退出机制,我们的监管是不完整的。
(二)资金周转率继续下滑,潜在风险扩大。一季度在典当贷款余额增加16.25%的前提下,典当贷款总额反而下降34.24%,而且动产、房地产、财产权利等三大类业务总额全面下降。去年三季度,典当贷款总额同比下降19%,四季度典当贷款总额同比下降12%,今年一季度典当贷款总额同比下降幅度又扩大至34%,这种现象的出现只有一个可能性,就是相当一部分典当企业的资金已缺乏流动性,坏账风险或潜在的坏账风险已客观存在,这是应当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和重视的。
(三)亏损面扩大,财务数据反映不实。一季度全市55家典当企业中有22家亏损,亏损面高达40%,如再加上6家有问题企业,即有二分之一的典当企业,处于经营性亏损状态之中。这种状况显然不符合实际。我们分析,造成典当企业亏损的原因,只有少部分属于真正的经营性亏损,多数属于人为因素,或者由于财务数据反映不实,或者由于财务计划安排不周使然。最近,《中国商报》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典当行连年亏损或内有玄机”,揭露了有些典当行通过搞“体外循环”,将业务所得收入绕开当票,避开监管,成为企业隐形收入的问题。作为正规经营的典当企业,应当守法、守规。
三、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正确分析形势,把握发展机遇。当前典当业面临的形势和诸多问题,主要还是与我国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联系在一起的。最近,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警告说,目前影响长江三角地区银行分支的坏账问题已蔓延到东部沿海地区,即福建、广东和山东;江苏和浙江坏账数量激增,一系列地下银行系统丑闻和钢材贸易商骗取贷款问题被曝光;去年浙江省私营企业坏账规模翻了一番,达到790亿元人民币;东部各省2012年不良贷款率增加了0.77个百分点,达到1.68%,高于全国0.99%的平均水平。根源是大量实体经济获得银行贷款后进入地下融资,没有独立承担风险的实力。可见,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银行系统、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民间融资机构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典当业相比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应当是好的。只要我们树立信心,积极应对,就一定可以抓住机遇,有效减轻或化解经营风险,确保典当业的持续发展。
(二)坚持稳健经营,提升业务质量。在目前的经营环境下,办理各类典当业务尤其是大额的房地产和财产权利典当业务,都要遵循审慎原则,以中小微企业和其他典当人是否有充足的还贷能力为主要审查依据,还贷来源不足或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的,即使抵押物充足,放贷时也应谨慎。要积极开拓和创新典当业务品种,特别是要重视高价值、低风险的民品业务。最近,有些原来只在办公楼里办理大额典当的企业,也放下身段,从楼上搬到楼下,从门里搬到门外,开始重视门店业务,这是很对的决策。我们决不能有“门店业务没有多少油水”、“大家都搞民品势必僧多粥少”等狭隘的观念,因为不仅是需求决定供给,供给也可以引导和促进需求,我市一季度民品业务净增加5000余万就是例证。当然,一家典当公司究竟采取什么样的经营策略,应该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但切记急躁冒进,不顾业务质量,
从而导致经营风险。
(三)苦练内功,加强行业自身建设。目前,比较艰难的经营环境既是对典当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考验,也是企业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一个好机会。根据协会2013年的工作安排,协会将一如既往地把加强员工队伍的教育培训列为今年的重要工作,拟在下半年举办一期典当知识与实务培训。各典当企业要严格遵守《典当管理办法》、《典当行业监管规定》等规章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正确处理业务创新和服从监管的关系,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今年拟根据新形势对《南京典当业自律公约》进行修改,要求各会员企业认真执行《公约》的有关规定,并做到相互监督,不留情面,敢于并负责地向商务局或协会举报一切违规、违约行为。协会主办的典当网站、QQ群、以及《典当参考》杂志,是宣传典当知识、扩大典当影响力的主阵地,也是加强行业自身建设的重要工具,希望大家支持她、爱护她,并欢迎踊跃投稿。特别希望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能把南京典当网真正办成全国一流的典当门户网站。
(四)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对典当业的发展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在去年二季度的例会上,协会集中大家的意见,向主管部门领导书面提交了四条改进典当工作的建议,并受到商务局有关领导的重视。有的建议已为主管部门采纳,有的已向省商务厅作了反映,但还有些问题尚待得到进一步妥善解决。最近,有关媒体报道,安徽省商务厅与国土厅等4部门联合下文,规范土地使用权典当融资。这也是长期困扰我市典当业的一个问题。为此,建议能否由市商务局牵头,带领协会并协同国土局等有关部门,前往安徽省考察,最终能视同安徽省那样,通过联合下文来解决土地使用权典当融资的合法登记问题。
建议主管部门对全市28家不正常经营的企业,其中6家问题比较重的企业做一次调研解剖,找出解决的方法。引导典当业健康、持续发展。
2013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