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不亮西方亮 全球经济格局重新洗牌
2013-08-26 02:34:26 作者:吴家明 来源:全景网

这个夏天注定不平静。从5月开始的短短3个月内,新兴市场引领全球经济的趋势似乎发生了逆转。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欧洲经济走出衰退,新兴市场却遭遇“成长的烦恼”,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在全球经济格局再平衡的背景下,谁才是全球经济的“发动机”,各国经济又将走向何方?
美国:经济加速复苏?
今年前两个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仅分别增长1.1%和1.7%,但就业市场却在稳步改善,美国失业率已从第三轮量化宽松出台前的8.1%降至今年7月的7.4%。
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增税减支措施带来的影响逐步消退,就业改善、股市上涨和楼市回暖继续为消费支出提供支撑,加之中国经济企稳和欧洲经济走出衰退,下半年美国经济将迎来加速反弹。美联储理事兼旧金山联储主席威廉姆斯指出,美国经济增速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全年明显加快,原因是经济所面临的来自财政领域的拖累已经逐渐得到消除。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可能是未来全球金融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这势必对全球金融市场和资本流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不过,有经济学家发现,量化宽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温和。如果不包括美联储承诺维持超低利率的刺激效果,第二轮量化宽松仅提振美国经济增长0.04个百分点,但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缩减量化宽松规模并不会对美国经济造成明显伤害。《华尔街日报》最新公布的调查显示,经济学家预计今年第三、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将分别达到2.3%和2.7%。
欧洲:9月危机再燃?
过去几年一直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欧元区经济近期出现持续改观迹象,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成功重回增长轨道,德国、法国两大经济体当季分别增长0.7%和0.5%,成为带动整个欧元区经济复苏的火车头。此外,英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英国经济增速上修至0.7%。
经济出现回暖迹象加大了投资者对欧洲经济的信心。基金数据供应商EPFR上周五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1日的一周时间里,EPFR所追踪的欧洲证券基金中有约16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自7月初以来的总资金流入量达到近120亿美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证券基金当周有近140亿美元资金流出,是自2008年6月以来的最高单周数字,这也成为美国股市最近跌多涨少的原因之一。法兴银行也开始看好欧洲股市,认为近期将有1000亿美元资金从美国、日本以及新兴市场股市流入欧洲。
不过,在即将到来的9月,欧洲又将再次进入多事之秋,紧密围绕欧债危机的几出重头戏将连续上演,让人多少有点透不过气来的感觉。按照既定日程,德国将迎来大选,包括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和意大利在内的欧元区重债国也将在9月迎来债务到期高峰的挑战,希腊更可能需要第三轮援助。这些不确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欧债危机在9月重新发酵。有分析人士表示,面临结构性失衡、债务危机不稳等诸多问题的欧洲经济要走上持续增长还有一段艰苦的路要走。
日本:将步希腊后尘?
日本内阁府日前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按年率计算为2.6%,低于第一季度经修正后的3.8%,也低于市场预期。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经济增速放慢让日本汽车和电子产品出口前景变得暗淡,显示海外经济对“安倍经济学”带来的影响。
此外,债务问题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日本经济。过去20年,日本国债平均每年以40万亿日元(约合408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日本政府的债务在1981年超过100万亿日元,2008年达到500万亿日元,如今已突破1000万亿日元。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正面临“增税陷阱”:日本政府要增税,就必须同时深化经济结构改革,出台一系列维持可持续增长的战略以提振市场信心,但这恰恰是“安倍经济学”的短板。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担心,日本会像希腊那样发生主权债务危机。尽管日本国债90%由包括银行、保险(放心保)公司等在内的国内投资者长期持有,国内的高储蓄率也可消化大量国债,但如果日本政府重建财政体系没有根本性进展,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将不可避免。
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安倍经济学”如果失败,日本经济将无法继续实现增长,随之出现的偿债能力问题势必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