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当前在上海、天津、河北等地的一些典当行,对于应收账款业务都有所涉及。
“实际上,一些典当行其股东背景是商业集团,其与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动比较频繁,这种情况下,应收账款还是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的。”有分析认为。而据知情人士透露,以河北地区的一家典当行为例,其典当行经营者本身也是股东企业的负责人之一,该股东企业又有商业背景,而这位典当行经营者兼股东企业负责人对于公司的财务明细非常熟悉。“在这种情况下,股东企业如果对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有应付款项,当这些企业出现融资需要时,就可以介入集团下属的典当行,让对方以自己应付给他们的这些账款为质押,进行应收账款典当业务,因为经营者对于资金的明细流向很清晰,有助于风险把控。这样既解决了上下游关联企业的融资需求,又可以把资金盘活起来,实现双赢。”
还有一种情况也比较适用于这样的业务。据悉,当前有一些典当行是房地产建筑行业股东背景,其开设也是为了服务自己旗下的中小承包商、材料商融资。按照常理,典当行所属的股东企业周期性地需要向这些承包商等结款,在款项还未结清之前,承包商又出现融资需求,同样可以用这样款项以典当的方式进行应收账款质押。
由此有人指出,从事该业务需从当户信誉资质高低、业务经营交易优劣程度、当物和基础合同的审查、质押率的高低等方面考虑,还要明确自身业务流程和质押登记的重要性,动态管理质押物也是风险防控的好手段。
当然,倘若该典当业务仅仅是限于上述两种模式,其发展仍然显得比较窄。上海典当行业协会会长吴贤达也表示,在此次研讨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目前该项业务还存在切入点不够明确、业务流程不够清晰、法律保障不够完备、风险控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他还透露,当前天津的保理业务很受典当行关注,认为这种方式中有典当可以借鉴的部分,值得研究。
另一方面,也有经验人士建议,如果是作为第三方介入,在应收账款这样的业务当中,典当行能否控制住上下游之间的关系是业务成败的关键。(汪 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