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状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正文

保险业加大扶植中小企业力度

2013-12-18 02:40:29 作者:张 撰 来源:中国商报典当融资导报

 近期,北京市海淀金融办与中国人保财险北京海淀支公司、大地财险北京分公司进行座谈,就落实中小企业科技保险需求有关事宜进行了沟通交流。这也使得业内再一次把关注的目光投放到了保险行业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上。

政策扶持

有消息称,对于保险介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今年8月,中国保监会就发布了《关于保险业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保险公司积极稳妥发展小微企业履约保证保险、贷款保证保险等产品,通过购买小微企业专项债券、开展保单贷款服务、发起设立小微企业投资基金等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全国小微企业数量巨大,而绝大多数属于规模小、无抵押物的企业,正常途径无法获得银行贷款。但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对小微企业而言,不仅能够帮助其融资、转嫁应收账款风险,还可以助其进行风险管控、提高发展品质,同时,还能解决许多保险公司因风险收益不对称而产生的“能不能、敢不敢保”等问题。

在保险业界看来,在个人或小微企业融资难待解的大势下,保险方式的加入很可能是待开发的“低洼地”。据了解,早在2012年初,包括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在内的保险公司均扩大了相关保证保险的承保范围;平安产险则在6个城市启动小微型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试点。

其实是种担保

因为看中了融资市场的潜力,据了解,如今国内的一些保险公司也加快了市场化运作的步伐。目前,大多数保险公司开展贷款保证保险采用的是“无抵押、无担保”模式,但具体操作方式大有不同。相对于此前贷款保证保险主要以各地政府推动为主,现在市场的整体表现更加市场化,其目标客户并不限于某个行业或地区,由保险公司自担风险。

以平安为例,“目前我们正与光大银行开展合作,在部分城市试点信用保证保险。”中国平安财产保险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道,当前他们共有两款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服务,分别是“小微型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个人信贷保证保险”。

“只要企业购买了信用保证保险产品,就能将投保单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重要增信材料,并从银行获得贷款。”该负责人说。保证保险采用保险公司为保险人、贷款客户为投保人、银行为被保险人的业务模式。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试点以来,截至今年上半年,平安产险的两款信用保证保险产品已累计为300多名企业客户、逾亿元贷款资金提供了服务。

有业内人士指出,上述这样的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担保业务,即有融资需求的企业,通过向保险公司购买相应的保证保险,继而从该保险公司合作银行获得一定额度的贷款。如果该企业出现违约,保险公司将承担部分或全部赔付责任。

不妨稳重一点

然而,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风险仍然是不可忽视的一道“门槛”。更有人认为,中小微企业一般都不是保险公司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优质客户”。

据介绍,在类似于贷款保证保险这样的业务当中,无需抵押是该产品的一大特色,因此,核保专员在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与企业客户面对面交流,并通过企业以往经营记录,以及企业主个人资信情况来判定企业主行业经验、收入是否稳定、以及投保企业所属行业前景等。

除此之外,人民银行的征信记录非常关键。“如果公司没有信贷记录,至少企业主个人必须要有信用记录,信用卡就是其中一个信息。”一位保险业界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小微企业而言,除了在意融资风险是否能得到有效解决,企业关键人物的风险也不容小觑。诸如企业主、股东、合伙人、企业有特殊才能的其他员工,这些“关键人物”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险保障,从而避免因为他们个人遭受风险侵袭而对企业产生关键性影响,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也都是小微企业非常关注的。而且小微企业对这类风险的承受力,相比大型企业更弱。

据了解,出于风险的考虑,有保险业人士呼吁,能否在服务中小企业的业务中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和补贴。而更多的业内人士则建议,在现阶段看来,贷款保证保险的经营风险不同于其他常规险种,经营过程中对风险识别和风险管控的要求比较高,是典型的管理型险种。因此,需要保险公司根据自身的承保政策、经营模式,积极、稳妥地开拓此类业务,这是当务之急。(张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