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零售交易降三成
2014-01-10 02:12:47 来源:中国商报
近年来,国内珠宝行业中翡翠价格持续飞涨,泡沫虚高。据统计,受经济下滑、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翡翠原料地缅甸公盘交易政策等因素影响,导致国内翡翠行业零售终端市场成交普遍下降30%。
据悉,从2011年开始,各个行业产能过剩便开始蔓延至翡翠行业,加上经济下滑等因素,整个翡翠行业面临洗牌。去年7月,国内翡翠基地诸如南海平洲、广东四会、揭阳等地先后传出翡翠加工厂倒闭的消息,特别是小型翡翠加工厂。
有业内人士表示,以前翡翠加工师傅一般都可以带20至30个徒弟,现在规模已缩减到个位数。而上述因素中影响最大的还是翡翠的原料产地缅甸公盘交易的政策变动。由于翡翠这个行业利润高,当地政府为了控制市场,推高翡翠原石价格,现在缅甸每年的公盘交易改变成一年一次,无疑从源头控制了翡翠生产量。
有公开数据显示,国内90%的翡翠原石来自缅甸,去年缅甸翡翠公盘政策的改变,直接导致国内翡翠原料价格平均上涨了三四倍,这样传导至零售终端市场,普通翡翠成品价格上涨了30%,高档成品价格上浮更是达到了50%。
原料遭到控制之后,不得不使工厂规模有所缩小,加上物以稀为贵,直接导致翡翠成品价格攀升。有业内人士透露,实际上并非翡翠采矿地的原料少,而是缅甸政府控制原料的开采。过去原料多,追求利润,生产量和生产规模都很大,行业价格很乱,导致翡翠价格飙升,现在原料少了,有实力的企业更注重雕工方面。尽管行业进入了市场调整期,但毕竟物以稀为贵,以前走批发的路子,现在要走品牌,预计翡翠成品价格只会升不会降。
有市场分析人士坦言,当前翡翠市场泡沫严重,行业洗牌已经开始,实力差的企业被淘汰出局,只有具有品牌意识,规模、品牌、渠道有优势的企业才能占到更多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