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典当业协会南京典当业201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分析
2015-06-19 06:52:30 作者:协会秘书处 来源:南京典当业协会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继续呈下行趋势,GDP同比仅增长7%,增幅创历史新低。在这种形势下,加上典当业的宏观政策面没有改变,对典当业的影响也是必然的,一季度,全行业经营情况仍处于低迷期。现将一季度的经营情况分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主要经营数据
机构和人员:今年一季度,全市典当法人企业为56家,分支机构21家共77家门店。全市从业人员508人,同比减少48人。
注册资本:全市60家典当企业(含56家法人公司和4家外地法人在宁公司),资本金共13.79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典当贷款余额:一季度未,全市47家典当公司贷款余额104471万元,同比减少1143.5万元,同比减少1.1%。其中动产28425万元,同比增加8.13万元,增长0.29%;房地产57765.1万元,同比增加5775.17万元,增长11.1%;财产权利18281.2万元,同比减少7005.68万元,下降7.77%。
典当总额:一季度未,全市43家典当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09290.62万元,同比增加6168.51万元,增长5.98%。其中:动产27352.18万元,同比减少3573.68万元,减少11.56%,房地产63094.77万元,同比增加9908.53万元,增长18.63%;财产权利18843.67万元,同比减少166.34万元,下降0.88%。
典当贷款结构:一季度未,全市贷款余额为104471万元,其中动产占27.21%,房地产占55.29%,财产权利占17.5%,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0.37个百分点,6.07个百分点和减少6.44个百分点。
一季度未,全市贷款总额为109290.62万元,其中动产占25.03%,房地产占57.73%,财产权利占17.24%,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4.96个百分点,增加6.15个百分点和减少1.19个百分点。
损益情况:一季度未,我市典当业的营业收入为2063.05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84.21万元,下降8.18%;营业支出2428.16万元,同比增加101.4万元,增长4.36%;上交税金184.75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5.14万元,下降23%;税后利润15家盈余,盈余171.78万元,36家亏损,亏损582.36万元,盈亏相抵净亏损410.5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亏损增加176.19万元,营业收入的减少和营业支出的增加是造成亏损增加的主要原因。
二、问题与建议
1、继续受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一季度,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同比仅增幅7%,实体经济仍未复苏,加上一季度是典当业经营的淡季,所以全行业出现了下滑的局面。全市52家典当公司,盈余的仅有15家,盈余额171.78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12.38万元,亏损的37家,亏损582.3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亏63.8万元,在52家中有6家企业营业收入为0,而正常的营业支出不能少。
2、资金周转呆滞直接导致经营效益的下滑。全行业累计发放的贷款总额为109290万元,若与全行业资本金相比,资金周转率仅为0.8次。一季度未贷款余额为104471万元,累计贷款总额为109290万元,有18家企业典当余额大于典当总额,说明大量的贷款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沉淀,影响了企业的效益。
3、个别企业的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过高。单一客户的业务比例超过注册资本25%,这既不符合典当管理办法的规定,也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4、民品贷款总额下降,房地产贷款总额上升。一季度未,全市贷款总额为109290.62万元,其中动产占25.03%,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96个百分点,房地产占57.73%,上升6.15个百分点。民品经营不升反降,房地产贷款结构比例增大,也带来较大的风险。因此,建议相关企业还是要调整结构,加大民品经营的力度,控制房地产贷款的风险。
5、上报经营数据不及时质量不高。典当协会每个季度对全行业进行一次经营情况的分析,目的是对全行业的经营有一个了解,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引起大家的重视,使全行业的经营走上一个正常健康的轨道。近年来协会收集的经营情况数据越来越困难。表现在上报不及时,质量不高,全市56家法人企业中有4家一季度经营情况未上报协会,也未向商务局上传,这给协会的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失去了对全行业的指导作用。有的企业甚至连商务部的资料也不上报,这些应引起经营者的重视。
2015年5月15日